世界鎂資源
世界鎂資源儲量極為豐富,在地殼中的含量達到2.1%~2.7%,在所有元素中排第六位,是僅次于鋁、鐵、鈣居第四位的金屬元素。鎂資源主要來自海水、天然鹽湖水、白云巖、菱鎂礦、水鎂石和橄欖石等。據估計,全世界的菱鎂礦資源量約為120億t,水鎂石數百萬噸,海水中的鎂含量估計為6×10*t,另外還有大量的白云石和鹽湖鎂資源。世界菱鎂礦基礎儲量主要分布國家見圖2-17。世界上含鎂量較高的著名大型鹽湖有:以色列的死海、中國青海的察爾汗鹽湖、美國大鹽湖、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博加茲戈爾灣、英杰爾湖、利比亞的馬達拉鹽礦等。鹽湖和海水中有巨量的鎂資源,關鍵取決于分離和利用技術。
世界鎂冶煉主要礦物的組成及分布見表2-5。
我國具有豐富的鎂資源,原鎂產能、產量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。已探明的菱鎂礦資源總量為61.45億t,占世界儲量的22.5%,工業儲量為27億t;白云石40億t;蛇紋石30億t。我國4大鹽湖區鎂鹽礦產資源的遠景儲量達數十億噸,其中,柴達木盆地內大小不等的33個鹵水湖、半干涸鹽湖和干涸鹽湖,儲量為47.5億t,蘊藏著儲量占全國第一位的鎂鹽資源;我國海域水中的鎂含量達到0.13%。我國鎂資源礦石類型全、分布廣,含鎂白云石礦豐富,白云石資源遍及全國各省區,特別是山西、寧夏、河南、吉林、青海、貴州等。
目前作為鎂冶煉主要原料的鎂礦物僅有幾種:
(1)菱鎂礦:該礦主要是碳酸鹽礦物,理論氧化鎂含量高達47.82%。菱鎂礦可采用電解法煉鎂,也可采用熱法煉鎂技術還原金屬鎂。我國是世界上菱鎂礦最為豐富的國家,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31.45%,主要產地在遼寧和山東。
(2)白云石礦:該礦物主要是碳酸鎂和碳酸鈣的復鹽,其中氧化鎂理論含量為21.8%。白云石主要作為硅熱法煉鎂的原料生產金屬鎂。我國也是世界上白云石儲量最大的國家,資源量高達42億t,儲量也有24億t左右,主要產地位于遼寧、河南、山西、寧夏、河北和陜西等省區,其中遼寧大石橋陳家堡出產的白云石礦質量最佳。目前我國原鎂主要是采用白云石硅熱法煉鎂技術生產。
(3)光鹵石礦:該礦物是氯化鉀和氯化鎂的水合化合物,來自于鹽湖和海水,如青海察爾汗鹽湖中氯化鎂的儲量達到31.9億t,在世界上僅次于死海。鹽湖水經日曬可提取含氯化鎂34%~35%的光鹵石母液,光鹵石提取氯化鉀后,形成含氯化鎂44%~45%、水50%的水氯鎂石,可用作電解鎂的原料。
此外,沿海地區制鹽過程的鹵水中含有300~450g/L的氯化鎂,也可以用于電解生產金屬鎂。
評論 (0條)